作为传统的喜庆消费品,烟花爆竹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一直是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的高发领域。我国是烟花爆竹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春节来临,又将迎来烟花爆竹燃放高峰。由于烟花爆竹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燃放爆炸后带火的纸屑和未燃尽的焰火会四处飞溅并随风飘落,也很容易引发火灾等原因,燃放各类烟花爆竹时必须严格遵循各项规则安全操作,从购买、储存到燃放都必须注意消防安全。在燃放过程中,一旦遇到突发事故,应尽快采取得当措施正确施救。
怎样选购
1、选择供应商:建议消费者到有安监部门核发的销售许可证和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的专营公司或商店去购买,千万不要到路边摊贩和不正规的商家处去买,买前要注意查看销售许可证的有效期。
2、选择产品类别:烟花爆竹产品有十几类几千个品种,消费者应根据年龄、掌握烟花爆竹知识程度、燃放程序、消费的场地,合理选购烟花爆竹产品。一般选购药量相对较少的B、C、D级产品,对于A级产品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燃放,或有证燃放。
3、选购产品外观:应选购整洁、无霉变、完整未变形,无漏药、浮药的产品。
4、选购产品标志:应完整、清晰,即有正规的厂名、厂址,有警示语,中文燃放说明清楚——包含燃放方法、燃放过程中注意事项等。
5、合法烟花爆竹的最小包装上都有品牌防伪标,并印有防伪电话和密码,消费者可以打电话查验真伪。防伪标贴分为两种:红色代表可售烟花,绿色代表可售鞭炮。
6、选购的烟花爆竹产品引火线(除摩擦类和部分线香类外)应为无霉变、无损坏、无藕节的安全引线(结鞭爆竹产品为纸引,但注意要有一定的带引,以防伤及手和眼睛等),安全引线是一种能控制燃烧速度(燃烧速度稍慢)的、外部裹有一层防水清漆的、颜色一般为绿色的引火线。
运输和储存
家庭使用的烟花爆竹不要一次购买数量过大,要随用随买,切勿提前大量购买、堆积储存,并且不能使用私家车等普通车辆运输储存烟花爆竹,不能携带烟花爆竹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
储存时要注意:
1.要放在儿童和宠物接触不到的地方;
2.放置在远离热源、火源的地方;
3.放置环境的电气线路一定要经过检查确认没有老化、漏电、过载情况;
4.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
5.不能被雨淋;
6.不能与酒精等易燃物品混放;
7.不能自行往烟花爆竹成品里添加任何配料。
安全燃放
1.要按照产品包装上的燃放说明进行燃放;
2.所有烟花爆竹产品都应该在室外燃放;
3.严禁在柴草垛边、下水道井口和化粪池附近燃放烟花爆竹;
4.未成年人燃放烟花爆竹时要有成年人监护;
5.五级以上大风天气千万不要燃放烟花爆竹;
6.不要直接用打火机、火柴等点引线,不要同时点燃2件以上烟花爆竹;
7.不要向行人、车辆、建筑物等发射、投掷点燃的烟花爆竹;
8.不要对未点燃的烟花爆竹进行二次点燃,不要用已点燃的烟花爆竹去点燃其他烟花爆竹;
9.万一出现熄火现象,千万不要再点火,更不要伸头靠近观看,等明确原因后再行处理,一般应在15分钟后再去处理;
10.燃放过程中保管好准备燃放的烟花爆竹,以免意外引燃。
烟花爆竹为何引发火灾事故
爆竹的主要成分是易燃易爆的黑火药,含有硫黄、木炭粉、硝酸钾,有的还含有氯酸钾。制作闪光雷、电光炮、烟花炮、彩色焰火时,还要加入镁粉、铁粉、铝粉、锑粉及无机盐。加入锶盐火焰呈红色、钡盐火焰呈绿色、钠盐火焰呈黄色。当烟花爆竹点燃后,木炭粉、硫黄粉、金属粉末等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迅速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及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同时产生大量光和热,并引起鞭炮、焰火爆炸。因此,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和通过燃放产生声、光、焰爆炸效果的要求,决定了它具有极高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
烟花爆竹直接引发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
1、由于原材料受潮、含杂质高、配料不当、辅助材料(如米汤、浆糊等)变质等问题,易引起自燃自爆事故。
2、由于放置场所不符合要求,或堆积过多散热不足等原因,易引发事故。
3、接触火源、受到摩擦、冲击,最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燃放方式、地点等不符合安全规定,殃及周围可燃物或伤人,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受伤处置
眼睛崩伤
1、将伤者眼部、面部的污物及沙石颗粒等小心清除,可用清水冲洗创面。
2、若伤情较重,如眼球破裂伤、眼内容物脱出等,不要强行扒开眼睑或去除脱出眼外的组织,应用清洁纱布或毛巾覆盖后立即送医院。
肢体炸伤
1、如炸伤部位表浅,出血不多,清除伤处异物后,立即用干净布片予以包扎,并抬高患肢(高举过心脏)。
2、如手部或足部炸伤面积较大,血流不止,应迅速用手按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或用橡皮带或粗布条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以阻断血液运行而止血。3、若炸伤面积大、出血不止,应立即用干净纱布或干净棉织品进行局部填塞加压包扎,切忌局部填塞炭末、中草药粉末等。
4、让伤者安静平卧,就近送医院救治。
皮肤烧伤
1、若烧伤处皮肤尚完整,应尽快局部降温,比如将烧伤处置于水龙头下冲洗约10分钟。
2、用一块松软潮湿、最好是消过毒的垫子包扎伤处。
3、若皮肤已被烧坏,用一块干净的垫子覆盖其上以保护伤处,切忌局部涂抹酱油、草木灰或红汞、紫药水等有颜色的药水、药膏,以免增加感染的危险或影响医生观察和判断病情。
4、如果皮肤表面形成水疱,不要将其碰破,更不要挑破。
5、及时送医院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