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吉林省公安厅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警民互动 > 安全防范

“手机带娃”要注意,莫让“魔童”闹了钱袋子
     
吉林省公安厅 http://gat.jl.gov.cn 更新时间:2025-02-21 15:40:00 来源单位: 字体显示:

  

  随着春节假期的落幕

  家长们纷纷重返工作岗位

  而“魔童”依然沉浸在“追星”的快乐中

  给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魔童”闹了近4万元?

  2月5日晚,报警人许女士(化名)称,还在读小学的女儿以查资料为由向她借去了手机并进行了人脸识别。许女士当时因在做饭就没有留心,事后才发现女儿竟用手机向陌生人汇去了37444.74元。

  经多次询问才知道女儿是因为网上追星被骗子拉入“社交群”。随后遭到了持有“警官证”的骗子一系列的恐吓和诈骗。

  春节假期期间

  涉未成年人电信诈骗案件仍时有发生

  由于孩子社会阅历不足

  面对网络上别有用心之人

  容易在三言两语间被诱导上当受骗

  套路类型分析 

  游戏交易诈骗

  骗子通常会宣称赠送“游戏皮肤”或者“游戏装备”,等孩子上钩后,就会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等名目,诱导孩子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红包返利“杀鱼盘”

  骗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人入群,随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进行诈骗。

  “防沉迷”骗钱财

  骗子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让其拿父母的手机进行转账。

  追星诈骗

  不法分子经常以“追星”等为诱饵,忽悠涉世未深的孩子。在此期间又会冒充公检法进行诈骗——先是“律师”出场吓唬孩子,然后“民警”上场教操作,最后让其使用父母手机操作,转移钱财。  

  购买、赠送“盲盒”或者“谷子”类

  骗子会编造理由,赠送孩子们喜欢的限量实体卡片或者玩具等,诱骗孩子们转账。

  小朋友们听我言,反诈知识记心间。

  若是有人要转账,一定先和爸妈谈。

  反诈意识心中种,快乐童年乐无边。

     
(责任编辑: 公安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13号

吉ICP备11005983号-10网站标识码:2200000051

吉林省公安厅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发路806号 邮政编码:130051 TEL:0431-8209811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