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嫌犯罪
骗子冒充公检法、电信、银行人员,称受害人涉嫌“洗黑钱”等经济犯罪,如受害人辩解,对方又称受害人身份证被他人冒用办理信用卡犯罪,以“配合公检法调查”为借口,利用强制冻结银行账户、没收资金等方式进行威胁,要求受害人将银行卡上的钱财转汇至对方提供的“银行安全账户”,以便“查验资金”或“作进一步核查”,由此骗取钱款。
二、信用卡消费
骗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以电话或短信方式通知受害人,编造其信用卡消费记录。若受害人提出疑问,对方建议立即报警,并将电话转接到“公安机关”。假“公安”提示受害人到ATM机上操作,会将被扣的钱款转账回来,结果却将钱财转至了骗子的账户。
三、汽车退税
骗子冒充国税局或车管所工作人员,打电话与购车人联系,说出车主及车辆的基本情况,并谎称要退“车购税”,并为其办理汽车退税手续。以此诱骗受害人到银行ATM机上按其指令进行转账操作,诈骗钱款。
四、合作炒股
骗子事先制作冒充知名股票投资网站,打出广告,声称带领散户投资股票,收益丰厚,利润分成。以此引诱受害人以较小额的资金参与投资,当小额的投资款汇给对方后,过两三个工作日后将投资额10%的金额打入受害人银行账户,谎称股票投资在短时间内已取得明显的收益。取得受害人信任后,骗子便唆使受害人大额投资,当大额资金汇给对方后,骗子立即销声匿迹。
五、盗用QQ
骗子盗用QQ,并获取QQ主人的聊天录像和聊天记录,以掌握QQ主人的资料。然后冒充QQ主人与他人聊天,并以急需用钱为由,向QQ好友借钱。对方同意借钱后,骗子要求通过银行转账的形式,将钱款转至骗子的账户。
六、网银升级
骗子制作假的银行官方网站,冒充银行向网银用户群发短信,引诱受害人按照骗子提供的信息打开虚假网站,进行“网银登录和升级”操作,骗子通过后台立即截取受害人网银的口令和密码,并登录银行官方网站将受害人账户上的钱款转走。
七、电话欠费
骗子冒充“电信客服中心”给受害人打电话,称其电话欠费或在异地开通的电话欠费,提示“如有疑问请按‘0’转人工服务”。转入人工服务后,骗子与事主核对身份与账号信息,称经查发现确有话费欠款,然后将电话转接到“公安机关”。“民警”立即询问核实事主的身份资料,并请示上级。随后,“民警”打来电话,称受害人涉嫌经济犯罪,需要受害人配合调查,然后按照他们提供的方式将资金转至他们提供的“安全账户”,以此诈骗钱款。
八、消费中奖
骗子假冒知名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公证处人员,以手机短信、打电话、电子邮件、QQ等方式与受害人联系,谎称受害人中了“大奖”,称将以“支票”形式全额兑现“大奖”,叫受害人将“所得税”、“公证费”、“手续费”及“风险抵押金”等存入其指定银行账号,以此骗取受害人的钱款。
九、意外事故
骗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受害人及其在外地打工、学习、经商的亲属手机号码,先故意电话滋扰身在外地的受害人亲属,待其不耐烦而关机后,犯罪分子迅速打通受害人电话,冒充医院领导、警察、老师、朋友的名义,谎称其在外地的亲属出交通事故、或被人绑架,或突患急病急需抢救治疗,叫受害人赶紧将“抢救费用”或“赎金”打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以此骗取钱款。
十、短信汇款
骗子用手机短信群发器大量发送“户名*银行卡号*”、“我的银行卡已更改,请存入户名*银行卡*”等信息,守株待兔诈骗钱款。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遇到电信诈骗,要通过电话银行紧急冻结止付;通过银行柜台紧急冻结止付;通过网上银行紧急冻结止付;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