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较强冷空气影响
我省多地已出现小幅降温
冬天进入到冷空气的主场
霜冻、冰雪、大雾等恶劣天气逐渐增多
给行车安全带来诸多隐患
01、降速
降速就是在遇到恶劣天气时,严格控制好行车速度,给自己留出处置的时间。降速是安全的前提,当路面积水或出现薄冰时,会大大降低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当车速过快时,就很容易发生“水上漂”现象,这俗称“水膜效应”。如果不降低车速,极易造成车辆侧滑,多车相撞的交通事故。
02、控距
控距就是控制好与其他车辆之间的距离,留出足够的处置空间,控距是安全的根本,道路湿滑,制动距离延长。在高速路上行驶,速度为100km/h时,行车前后间距为100米以上;速度为70km/h时,行车前后间距为70米以上;如遇到雨、雪、雾等天气,则行驶速度需要降低,安全距离应该拉长。
当然,车速降低到怎样的程度,车距要多远,都没有一个静态的标准,还要根据当时的车流量适当调整行车的速度、距离。
03、亮尾
亮尾对于小汽车来说就是合理使用灯光,而大型车辆,还要确保车后粘贴的反光标识清晰可见。被看到,才安全。亮尾是安全的保障,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
01、急速起步狠踩刹车
冬季路面摩擦系数比较低,在起步的时候大脚油门容易造成轮胎空转、侧滑等情况,起步方式应该缓慢加油起步。雨雪天气最大的禁忌之一就是狠踩刹车,因为这样很可能造成车辆失衡失控。
02、转向凭经验
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在极端天气中更容易出现,冬天地面上即使没有积雪,空气中的水分也会凝结在地上,轮胎在低温下会变硬,抓地力也会下降,因此在进入弯道时一定要慢,入弯的角度也不能太大。
03、车窗起雾不注意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车窗凝结雾气,严重阻碍驾驶人视线。建议待水温上升至正常温度后打开热风系统,这样行驶过程中不会再次起雾,因为车内干燥了。大家也可以自己在网上购买车窗除雾剂。
04、冬季疲劳驾驶
在冬季开车时,天气寒冷,驾驶人会开启暖风。如果暖风开得过高,人很容易犯困,在行驶一段时间以后可能就非常困乏了。人体在困乏的时候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都会变差,所以不建议将暖风开的过高。
在高速公路上,若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要牢记“九字诀”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车靠边
01、车辆可以移动时
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迅速地将车辆移到最右侧应急车道内,并在车后150米外放置三角警示牌,提醒后方来车注意。
02、车辆无法移动时
应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后方来车150米外设置警告标志。如果事故发生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时,还应同时开启示廓灯和后尾灯,并将警示牌摆放至200米以外,扩大示警距离。
人撤离
无论车辆能否移动,驾乘人员都应该迅速撤离到应急护栏外,远离事故现场,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若是车内有乘客受伤且车辆无法移动,则应在放置好警告标志的前提下,及时拨打120报警,其他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等待医务人员救援。
即报警
完成以上操作后,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向交警部门正确描述事故位置、受伤情况、车损情况和行车方向。
冬季出行 安全第一
出行牢记
“减速、控距、亮尾”
如遇突发情况或交通事故
请记住“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