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行车,驾驶人视野范围缩小,加之灯光的刺激,很容易因观察不到位发生危险。对驾驶人来说,夜间行车最重要的是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路况并减速慢行,特别是在乡村道路或国省道等复杂路段,驾驶难度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也随之上升,那么,夜间行车如何才能确保安全呢?
01、谨防疲劳驾驶
夜间行车光线较差,加之人体生物钟的影响,驾驶人更容易出现视觉疲劳、精神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连续驾驶2小时以上或感觉疲惫应立即停车休息,避免疲劳驾驶。
02、控制车速,留意路面
夜间行车视线不佳,行驶途中一定要控制好车速,观察好路况,不要超速行驶,要随时注意前方路标,及时判断是否有障碍物,留意前后方车辆指示灯提醒。
03、切勿强行超车
夜间尽量不要超车,若必须超车,要选择光线好、道路宽阔平坦、无障碍物的地方,超车时要按照规定连续变换远近灯光通知前方车辆,切忌在弯道和窄路处超车。
04、合理使用灯光
市区行车开启近光灯
夜间在市区行车时往往车距较近,加上道路两侧有路灯辅助照明,只需开启近光灯看清车前的路面状况即可。
国道或高速路酌情开启远光灯
在国道、高速公路或没有路灯照明的公路上夜间行车时,可使用远光灯照明。在会车时,要将远光灯切换成近光灯。
能见度低时开启雾灯
在雾霾或雨雪这类能见度低的天气状况下,需开启雾灯,利用雾灯功率高、亮度高、穿透力强的特点,提高自身辨识度,避免发生危险。
车辆故障或牵引车辆应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夜间行车时如果遇到车辆突发故障、交通事故等情况需靠边停车,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车上人员应尽快远离车辆,并关闭远光灯和近光灯,避免电瓶出现亏电现象。如牵引故障车辆,不管是牵引车还是被牵引车均应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安全不分昼夜,白天行车需谨慎,夜间更要重安全,吉林交警提醒广大驾驶人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