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自4月26日起,吉林省公安厅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反诈入户宣传百日行动,通过见面宣传、网上宣传、场所宣传、集中宣传,切实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防范,提高人民群众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积极营造全社会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浓厚氛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犯罪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犯罪持续下降,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迅猛上升,已经成为当前发展最快的刑事犯罪。2020年,我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达到7485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89亿,单案被骗百万以上案件61起,其中案值最大一起为592万元。为让人民群众充分认清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峻形势,增强群众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省公安厅决定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开展反诈入户宣传百日行动。
行动期间,全省公安民警、辅警将开展见面宣传,走家串户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犯罪常识;开展网上宣传,利用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常态密集推广防范诈骗的法律知识、电信诈骗小案例;开展场所宣传,在主要路口、人员密集场所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反诈宣传;开展集中宣传,通过开展反诈宣讲、反诈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对重点群体进行精准反诈宣传,全力构建群防群治、全民反诈工作新格局,全面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空间。
为确保本次活动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省公安机关将将结合正在开展的“万警进万家”活动,对上班群体实行错时入户宣传,并在小区公共宣传栏、门楼栋事项告知栏和电梯里张贴反诈宣传单,努力做到宣传入户、家喻户晓。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对老年群体、大学生群体、农村群众开展靶向针对宣传,反复提醒大家“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努力使反诈常识入脑入心,提升群众的防骗意识,凝聚防诈宣传合力。
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克服常态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坚持“打电诈、断两卡、强宣传”,共破获本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9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15名;通过电话、短信、见面预警劝阻潜在被骗事主99028人,避免经济损失354余万元;冻结涉案资金1.9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