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户籍内勤岗位平凡、枯燥、庞杂,接触的群众形形色色,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时不时还给你来个投诉,干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可吉林市公安局龙潭分局龙华派出所户籍民警牟芮萱却不这样认为,十年的坚守,让她懂得如何走出户籍小窗口,开辟人生大舞台。她认为,只要肯付出自己的真心,赢得的一定比付出的多。虽然户籍窗口没有追捕犯罪分子的惊心动魄,没有破获疑难案件的欢呼雀跃,只是业务在手上的一遍遍重复,只是不厌其烦地对政策进行解释,只是面对情绪激动群众的一个微笑。
2014年9月的一天,50多岁的邹大姐来到户籍窗口,说她82岁的老父亲邹某因医保卡姓名与身份证不符,住院后无法报销医疗费用。邹大姐说:“本来日子就很贫困,现在连个盼头都没有了。”看着眼眶红红的邹大姐,牟芮萱起身微笑着安慰她说:“没事儿,明天我就到你家里去看看。”临走时,邹大姐殷切地看着她。第二天一大早,牟芮萱就来到了邹某家,访查相关依据,采集基础信息,采集完毕后,被感动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执意将牟芮萱送到大门口。回到单位,牟芮萱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沟通,仅用了3个工作日,就为邹某办理好了姓名变更手续,并亲自将崭新的户口本送到老人手中。
有一次下班后,牟芮萱发现窗口的角落有一个被人遗失的钱包,经查钱包内有2000多元现金和银行卡,牟芮萱心想,失主一定十分着急,便利用休息时间,立即对当天来所办理户籍业务的群众逐个查询、核实,打了几十个电话后终于找到了失主张某,张某说这是给母亲买药的钱,并激动地向她连连道谢。
类似的事情,牟芮萱并不是第一次碰到。2014年高考那天早上,考生武某的家长急匆匆地来到派出所,急得满头大汗,称孩子打出租车时将身份证落在了车上。同样身为家长的牟芮萱,能够体会到他的焦急和期待,二话没说,马上为其出具了户籍证明。武某的父亲连连道谢,说:“真没想到户籍民警这么早就上班了,不然误了高考可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啊!”牟芮萱笑着说:“每年中高考我都会提前两个小时上班的,赶紧走吧!别耽误了孩子考大学。”
户籍档案是公安机关开展人口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服务群众的基础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牟芮萱利用休息时间,运用“公安档案管理系统”对户籍档案进行了全面整理。历时4个多月,共归类整理户籍档案1023本,发现并纠正双重户口8人,为所里提供有价值信息100余条,为群众提供户籍方面的查询310余次。
2014年户口清理整顿工作中,牟芮萱从村干部那儿了解到龙潭区铁东村有一个叫张某的女孩,18岁了还没有户口。于是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到女孩家中实地走访,得知女孩的父亲长期在监狱服刑,母亲在其两岁时就去世了,女孩被寄养在外公外婆家,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家境十分贫寒,没有户口更是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这让牟芮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立即协调社区民警对张某的出生情况进行核查,对知情人进行取证。准备好女孩的出生落户材料后,又主动向上级部门汇报,按照特事特办原则,一周后便将崭新的户口本交给了女孩,女孩高兴地说:“谢谢你,牟阿姨,我终于有户口了,以后我要笑对生活,绝不自暴自弃了!”张某的父亲出狱后多次来到派出所向牟芮萱表示感谢。
“只有你的心中装着群众,群众的心中才有你。”牟芮萱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正是这份恪尽职守、为民服务的情怀,让她赢得了群众和同事的称赞。从警十年间,她先后多次得到分局、市局表彰奖励,然而,在她心中分量最重的,还是辖区群众送给她的30余封感谢信和7面锦旗,“群众的满意是对我最好的奖励。”牟芮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