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禁毒要闻
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我省开展“天目-17”禁种铲毒行动 铲除罂粟11152株
  2017-11-06 10:03 来源: 字体显示:  

  11月3日,吉林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在省政府政务大厅召开吉林省“天目-17”禁种铲毒行动新闻发布会,通报吉林省“天目-17”禁种铲毒行动开展情况。省禁毒办主任、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黎海滨作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黎海滨指出,今年初,国家禁毒委员会决定开展“天目-17”禁种铲毒行动并下发行动方案。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禁毒委员会主任、省公安厅厅长胡家福高度重视,要求全省各级禁毒委员会积极抓好禁种铲毒工作落实,努力实现毒品原植物“零种植”、“零产量”工作目标。6月1日至10月31日,省禁毒委员会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天目-17”禁种铲毒行动,从禁种宣传、踏查铲毒、打击查处和综合治理等环节全面推进禁种铲毒工作。行动中,未发现我省有大规模非法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的情况,但个别地方存在零星种植罂粟的问题。期间,全省共发现并铲除罂粟11152株;破获非法种植罂粟的刑事案件1起,查处非法种植罂粟的行政案件54起;总计刑事拘留1人、行政处罚54人、批评教育248人。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问题较多的磐石市、东丰县、通化市东昌区、通化县、柳河县、辉南县、集安市、梅河口市的23个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倒查问责。

  黎海滨介绍,行动期间,全省各级禁毒委员会和成员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行动取得实效。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层层压实责任。省禁毒委员会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专门工作方案,明确专项行动的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和具体要求,各地分别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强化组织部署,积极推动落实。各级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第一时间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积极推动将禁种铲毒工作上升为党委、政府工程,建立党政主导、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禁毒委员会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制定工作方案和考核验收办法,量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逐级签订责任状,把禁种铲毒责任真正落实到乡镇(街道)、村屯,直至到户到人。二是强化推进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全省各级禁毒委员会组织本地公安、农业、林业、教育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当地禁种铲毒工作实际,利用各类传统与新型宣传方式,深入开展禁止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宣传活动。7月中旬,省禁毒委员会借助无人机航测技术,对全省各地非法种植罂粟情况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地监测。在确定非法种植罂粟地块后,立即进行人工实地核查,最终确认罂粟种植地块1679处,实现了科技手段精准发现,人工踏查不留死角。工作中,省禁毒委强化督导检查,对各地发现并报告的毒品原植物,立即进行核实并组织铲除销毁,坚决消除安全隐患。7月21日,省禁毒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吉林、辽源、通化、梅河口等地迅速对发现的非法种植罂粟地块进行踏查铲除。7月中旬以来,全省各地出动警力700余人次,对所有非法种植的罂粟全部予以铲除。三是严厉打击查处,严肃追究问责。在禁种铲毒行动中,公安机关依法坚决打击非法种植罂粟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加大对问题严重地方责任追究的力度。对非法种植罂粟问题严重地方,省禁毒委员会要求相关地区禁毒委员会建议有关部门,对涉及乡镇党委、政府和单位负责人进行追责,共有6名乡镇领导干部被予以党政纪处分,45名乡镇和单位领导干部被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评先创优资格。

  黎海滨表示,毒品是人类的共同敌人,禁绝毒品是每个公民、整个社会的责任。全省各级禁毒委员会和相关单位特别是全省公安机关要对非法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的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要对禁种铲毒工作长期坚持、锲而不舍,对毒品原植物坚决做到发现一株、铲除一株,对相关人员坚决做到立案一起、查处一起、追究一起。希望各级新闻媒体和全省广大群众共同行动起来,在全社会营造“种毒违法、种毒必铲、种毒必究”的氛围,真正掀起禁毒人民战争,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禁毒工作大格局,为全省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平安吉林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还通报了全省8起非法种植罂粟案例。省公安厅禁毒总队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北方法制报、省内都市报等20余家中省直新闻媒体共30余名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责任编辑: 禁毒总队高歌 [打 印]   [关闭窗口]
主办:吉林省公安厅
地址:长春市工农大路605号  联系电话:0431-8209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