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5日,一场暴风骤雪突袭长白山脉,持续近30个小时的强降雪封锁了大部交通要道,气温普降8至14摄氏度。风雪骤,险情急,吉林边防官兵风雪出征,一场抗雪灾、保民生的行动拉开帷幕,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生命赞歌。
11月11日14时38分,延边边防支队三合边防派出所传来一阵急促的报警铃声:“抛锚的货车停在了滨江路28公里处,请迅速救援!”该所所长闵胜虎紧急召集官兵前往现场驰援。
眼前的景象让官兵们觉得震撼,一辆4米高的翻斗车靠在公路旁,狂风夹着雪片形成一道雪墙掩埋了大半个车体,驾驶室里依稀可以辨认出3个人影。时间就是生命,来不及多想,闵所长一声令下“兄弟们,跟我救人!”官兵们手握铁锹、木锨等工具冲向翻斗车。
顶着刺骨的狂风,官兵们轮番奋战十几分钟,终于将压在翻斗车左侧车门附近的积雪清理出来,可是新的问题却出现了——车门因长时间埋在雪里已经被冻得无法开启。刻不容缓,闵所长示意车里的人护住身体要害,随即抡起铁锨砸向挡风玻璃,玻璃应声而碎,3名即将冻僵的人被官兵们火速送往医院救治,并转危为安。
与此同时,另一场风雪营救也在紧张进行。敬信边防派出所教导员黄涛带领4名民警,在协助解救了一辆被困的营运车辆后,再次接到了求救电话:“一辆载有11名中小学生的校车在行驶途中失去联系。”
险情就是命令,看着头发和睫毛上挂满冰霜的战士,黄涛心如刀割,可是面对暴雪中无助的儿童,他坚毅地下达了新的命令。暴风雪中的夜晚又冷又暗,飞雪如刀片般打得脸疼痛。疲惫的官兵们顾不上许多,仔细搜索着每一个可能的角落。
当寻到距县城3公里一个弯道时,官兵们隐约听到了哭声。顺着声音,他们在一个低洼处发现了掩埋在雪窝中的车。此时,车门已被积雪堵死,无法打开,孩子们紧紧抱在一起哭泣呼救。冒着严寒,官兵们只得用铁锹、树枝,甚至用手去挖雪,生怕过激的动作会伤到孩子们。清除冰雪,再用撬棍撬开车门,11张稚嫩的笑脸诉说着对边防叔叔的钦佩和感激。当把孩子们安全送回家,听完孩子们的讲诉,家长们除了感谢的话语,还有无数信任的眼神和竖起的大拇指。
在这极端恶劣的天气面前,驻守在边境一线的边防官兵与暴风雪展开了持久的“拉锯战”,成功营救被困的几百台车辆和上千名旅客,在冰天雪地里带给每个群众最贴心的温暖。
暴风雪来临前夕,通化边防支队向全部队下达了“狂风暴雪不停、官兵救援不休”的指令,要求全体官兵在岗在位,时刻做好接处警和救援准备工作。集安市的榆林、麻线等乡镇是农民蔬菜大棚集中地,为切实保证农民们在这场暴风雪中不受损失,各边防派出所的民警“村官”积极与各村镇干部联系,帮助辖区内的大棚业户及时清理棚上积雪,防止被厚重的积雪压塌。由于民警们提示及时,截至目前,边境辖区内的农民蔬菜大棚无一受损。
11月12日,白山边防支队组织所属170名官兵,深入到辖区各中小学校、集贸市场及企事业单位,铲除了冻结在各高楼和居民住宅屋顶的“冰溜子”,及时消除了危及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经过2天的紧张清理,辖区所有的“冰溜子”得以铲除,赢得驻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风雪中的温暖远不止这些。11月13日是雪势最猛的一天,早上8时30分白山边防支队新市边防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永顺社区22栋1单元楼洞内有一名男子躺卧在地,被冻得昏迷不醒。接警后,民警谷刚、秀伟立即赶到现场救助。经了解,该人叫刘海,系安徽黄山人,来吉林省白山市寻亲,但是在下火车时随身携带的提包被人偷走,详细地址与电话号码也一并丢失。恰逢这难得一遇的罕见雪灾,找不到亲属的刘海决定暂时滞留在这栋居民楼的楼洞里,待天气好转再寻亲属。可是,这大雪一下就是一天一宿,刘海的衣服和鞋已全部湿透,面部、手、脚被严重冻伤,连行动都成问题,更别谈找亲戚了。问明简单情况后,民警迅速将其送到市医院,垫付了治疗的医药费,还给其打包来热乎可口的家乡饭菜,感动得刘海泣不成声。令他更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一早,新市边防派出所的民警就找到了他的亲属,还把他带到病房里见了面。见到亲人,刘海感慨地说:“多亏了有警察帮助,要不然俺这条小命就算完了,更甭提寻亲啦!”
据统计,11月10日抗击寒潮暴雪以来,吉林边防总队共投入警力7230人次,出动车辆1470余次。经全力工作,共疏导车辆2150台次,解救安置被困群众127人次,解救被困车辆46台,让百姓真切感受到“急难险重面前,边防官兵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