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吉林省公安厅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总结

我省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工作总结
     
吉林省公安厅 http://gat.jl.gov.cn 更新时间:2013-01-08 08:01:00 来源单位: 字体显示:

  2011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部际联席会议的指导下,我省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工作持续有力地开展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以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为重点,全力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2011年以来,全省交警部门加大了对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全力开展“三超一疲整治”、“护卫天使行动”“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客车违法信息清网”、“涉牌涉证整治”、“旅游包车安全整治”、“道路隐患整治”等攻坚战役,全力抓道路管控任务的落实,确保了全省各地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以国省干线公路每20公里一处视频监控建设为重点,推进信息化建设上新台阶。2012年全省投入2.3亿元人民币,按照国省干线每20公里一处监控点建设标准,在全省6351公里国省公路(7条国道、20条省道)、2250公里高速公路建成410处监控点,全部完成监控设备安装调试工作,验收合格后将并网运行。全省一线巡逻警车900辆全部实现了GPS卫星定位,省交警总队可以随时检查道路巡逻情况。在试点论证基础上,移动警务终端应用系统和“交通安全服务卡”得到进一步推广,全省共配发移动警务终端1975部,全省一线执勤交警达到两人一部执法终端。省界交警中队配备27个交通违法行为自助处理终端,方便了群众。开发“省公安交通管理公众信息查询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车驾管业务查询服务,自主研发“交通违法处罚异地缴罚/划拨系统”,实现了违法处罚异地处理、缴罚和划拨,两个项目分别荣获吉林省2012年行政管理实践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

  以推行交通事故处理“六位一体”工作模式为重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按照创新社会管理要求,全力推行交通事故处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巡回法庭、公估定损、保险理赔、法律咨询”的“六位一体”工作模式,全省各级交警部门建设47个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中心,共投入资金4633万元,总占地面积28520平方米。巡回法庭受理交通事故3399起,其中诉前调解1626起、开庭审判560起;人民调解11028起;法律咨询服务案件7946起;公估公司受理评估定损4953起;保险公司互碰免责受理案件14369起。群众交通事故上访率大幅下降。

  以重点车辆和驾驶人管理为重点,全面加强源头管理。深化“牵手平安行”活动、“道路客运安全年”等活动,切实加大部门协作力度,进一步强化客车、危险品运输车和校车等重点车辆管理。交通厅运管局将客运车辆GPS视频监控系统接入交警总队指挥中心,建立了省级客运车辆GPS监控平台。实现了对全省1.1万辆客运车辆动态运行状况实时监控,对超员违法行为抓拍并依据照片证据处罚超员违法行为。

  深入开展平安畅通乡镇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交通管理工作水平。在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市中,将创建活动延伸至乡镇,着力做好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着力整治乡镇交通安全突出问题,着力抓好乡镇、村屯、社区的组织体系建设,全省633个乡镇,78个街道社区全部建立交通安全委员会,村屯设交通管理网点和安全员,形成了县、乡、村、屯纵向到底的管控格局和模式。大力开展机动车涉牌涉证、农用低速载货车非法载人、驾驶摩托车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整治行动,使县(市)、乡镇交通管理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更加优化,农民出行难,出行不安全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村、镇领导交通安全责任制进一步落实。

  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质。在组织创建活动中,县、乡交安委注重把抓好宣传教育作为创建平安畅通县市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这个主题,广泛、深入地推进宣传教育进村屯、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等“五进”活动。省文明办和省公安厅在全省开展了“百所交通安全学校”、“百个交通安全社区”、“百个交通安全村”、“百家交通安全企业”、“百名白山松水文明交通之星(文明交通驾驶人)”的“五个百”评选活动,在全社会弘扬文明交通理念,鼓励倡导“关爱生命,文明出行”新风尚。

 

     
(责任编辑: 公安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13号

吉ICP备11005983号-10网站标识码:2200000051

吉林省公安厅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发路806号 邮政编码:130051 TEL:0431-8209811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