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吉林省公安厅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警民互动 > 安全防范

这种“警察”千万别信
     
吉林省公安厅 http://gat.jl.gov.cn 更新时间:2023-11-13 11:40:00 来源单位: 字体显示:

  

  这天

  在国外留学的小胡

  接到了一通

  “+86(0)(20)96110”的电话

  对方自称是某市公安局

  反诈中心的工作人员

  称小胡名下的银行卡涉嫌洗钱犯罪

  要帮其转接当地公安配合调查

  不一会儿

  小胡就收到了公安局打来的电话

  两人添加好友后

  对方通过视频出示了

  “警官证、逮捕令”

  信以为真的小胡

  当下只想自证清白

  于是对方让小胡

  安装一款“安全防护”APP

  并让其如实填写

  个人相关信息

  小胡按照系统要求填写完后

  账户自动转出十万元资金

  舍友小戚得知事情缘由后

  告知小胡这是遭遇了诈骗

  诈骗手法

  1.广撒网寻找“猎物”。

  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违法、洗钱、非法出境等理由,开始实施诈骗。

  2.威胁恐吓引起慌乱。

  骗子利用公检法及国家机关威信力,出示伪造的通缉令、拘捕令等,通过严肃谨慎的语气,强调事情的严重性,要求受害人立即配合调查,营造紧张氛围让受害人心慌意乱。

  3.花样百出赢取信任。

  为了增加真实性,骗子还会要求受害人添加“民警”联系方式,甚至还有骗子花费“重金”自建“派出所”,主动要求连线视频展示其警服、办公室等,让受害人深信不疑。

  4.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最后骗子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让受害人配合调查资产情况,要求受害人将名下所有资金或是将贷款平台中的贷款额度全部提现,再一并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又或者要求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将钱款尽数转走。

  警方提示

  1.公检法等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验资账户”,也不会要求个人进行转钱操作。

  2.公检法机关办案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相关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电话、传真、网页等形式办案,更不会让你下载所谓的“安全防护”APP。

  3.谨慎使用“共享屏幕”功能,如有陌生人让你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开启“共享屏幕”功能的,一定要果断拒绝。

  4.96110是专业号段,受到工信部门保护,拨打本地号码时显示为96110,拨打外地号码时显示为所在地区区号+96110,不会有任何的前缀和后缀,不会有“”号之类的标点符号。

  

     
(责任编辑: 公安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13号

吉ICP备11005983号-10网站标识码:2200000051

吉林省公安厅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发路806号 邮政编码:130051 TEL:0431-8209811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