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南泉地区发生一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一辆轿车失控,连续撞倒、带倒路上正在行驶的多辆电动自行车,共导致5人死亡、10人受伤。而此前不久,在南京市秦淮区石杨路与友谊河路路口,也发生一起“宝马撞散马自达”的恶性交通事故。当时宝马轿车闯红灯,在路口将正常左转弯行驶的马自达轿车后半车身撞得粉碎,致该车上两人当场死亡。
这两起车祸都是由私家轿车单车肇事,却造成如此惨烈的后果,可谓是“小车”闯“大祸”。在当今车流量巨大、各类参与者密集、通行状况复杂的道路交通形势下,不仅只是大客车、大货车、工程车等大型车辆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在茫茫车流中单人驾乘的小轿车肇事,也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大车大祸”须严加防范,“小车大害”同样不能忽视。
首先,应重视和加强“C照”私家车驾驶人的安全培训与教育。要着力培养驾驶技能硬、安全意识强、车德驾品高的合格驾驶人,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适应国情路情、科学合理、扎实高效的驾驶人培训教学体系和考试评价标准,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驾驶人准入的第一道关口。要建立针对私家车驾驶人的社会化教育宣传机制,交管部门主导,单位学校参与,各类媒体共建,营造浓厚的安全、文明驾驶氛围,培养私家车驾驶人的安全自觉。
其次,应加强车辆和交通秩序的管理。严查严管私家车交通违法和野蛮驾驶行为,严格私家车安全技术检验,严处各种影响安全驾驶的非法改装行为。随着电动助力车的快速普及,尤其要强化对电动车、摩托车的通行秩序管理,抓紧研究建立专门的管理法规和通行规则,突出抓好对电动车、摩托车常见多发的随意违法通行、与机动车和行人抢行穿插等突出危险行为的治理。
再次,应做好道路通行条件的维护和改善。“小车”之所以造成“大祸”,除了肇事车辆方面的原因外,不少都与事发路段机动车与助力车混行、人车共路且无安全隔离的通行环境有关。因此,应当从前期道路建设施工和后期道路渠化以及安全设置等各环节入手,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分道划线,尽可能实现行人、电动车和各类机动车辆各行其道、安全隔离,最大限度降低群死群伤交通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