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欢迎访问吉林省公安厅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警务资讯 > 媒体关注

【人民公安报】长春:警徽闪耀在抗洪救灾第一线
     
吉林省公安厅 http://gat.jl.gov.cn 更新时间:2023-08-28 09:15:00 来源单位: 字体显示:

  

  近期,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多个乡镇发生汛情。8月5日,汛情加剧,流量、水位持续高位运行,拉林河流域面临50年一遇特大洪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汛情就是警情,防汛就是责任。关键时刻,长春市公安局迅速落实长春市委、市政府和吉林省公安厅关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指示要求,争分夺秒开展工作。连日来,长春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坚守防汛抢险救灾一线,深入灾区和执勤点察看汛情、研究措施,关注汛情变化,综合施策即时部署防汛救灾、维护安全稳定等工作。

  长春公安迅速集结、选派2000余名民辅警深入防汛抢险一线,设立“防回流”卡点75处,在41处集中安置点日夜驻守,出动无人机270余架次。全体民辅警不惧危险、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抢险工作,及时转移因洪水涉险的群众约1.9万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还有十几名村民没有安全撤出村庄,十分危险!”8月4日17时许,榆树市公安局城发派出所接到城发乡永付村的求助,希望民警协助劝导群众撤离危险区域。

  此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安全转移村民刻不容缓。民警张良、姚健立即出发,蹚过齐腰深的水赶到村庄。这时仍留在村里的都是年老体弱的老人,许多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拒绝救援队员和家属的劝说。

  “老乡们,离开只是暂时的!等汛情过后,我们一定让大家重返家园!”在张良和姚健苦口婆心地劝说下,老人们终于不再坚持。张良和姚健往返十几次,将村民全部安全转移。

  汛情发展迅猛,一些处于低洼地带的群众亟待转移。长春公安民警会同乡镇干部,耐心安抚群众情绪,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积极开展相关救助、转移工作,帮助群众转移必要生产生活物资,连续奋战在抢险救灾的最前线,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

  8月6日晚,天空下起倾盆大雨,能见度骤然降低。连续的强降水导致严重内涝,积水不断上涨,大大加剧了救援难度。榆树市公安局红星派出所接到村干部反映:杨乡村还有一户村民尚未撤离,此刻正面临危险。

  “我去吧!这几个村我都比较熟悉,我去一定能行!”民警杨家东第一个登上了冲锋舟。

  水流湍急,冲锋舟行驶至中间水域时,一个浪打过来,船身不受控制直直撞向旁边的树干上,发生严重倾斜。紧接着,第二个浪又打了过来,冲锋舟的尾部被撞成近90度,船身险些翻过去。

  “稳住!群众还等着我们呢!”决不放弃一个生命,民警们克服重重危险,终于抵达杨乡村,将被困群众成功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在榆树市八号镇西胜村,长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的队员们挨家挨户敲门通知,确保群众转移避险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8月7日,特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维汉巡查至西胜村西梁屯后山时,发现两名被困村民。张维汉立即将他们送到大岗乡卫生院进行检查。在得知村民家中还有10余只羊没有转移后,张维汉连忙协调村干部,帮助村民把羊群转移至安全地带。

  “紧急救援!鹅头山八组附近有人落水!”特警支队警务航空队四级警长刘仲铭在西胜村使用无人机搜索未转移人员、监测水情的过程中,发现一名女子在水中呼救,不断上涨的洪水已经淹至其脖颈位置,生命危在旦夕。刘仲铭赶忙呼叫附近的村干部赶到现场,将女子救离险境。

  闻汛而动 号令如山

  “现在千万不能回村子,危险尚未解除,有什么需求告诉我们,我们想办法解决。”8月5日晚,宽城区分局东广场派出所副所长邱翔宇发现,一些已转移至集中安置点的村民因担心家中家禽无人喂养而冒险回家。邱翔宇立即带领辅警前去耐心劝说,得到了村民们的理解。为了保护群众的财产不受损失,邱翔宇带领辅警多次返回村里,帮助村民给家禽喂食。

  8月6日22时许,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分局接到紧急求助:杨乡村有两名群众被洪水围困家中,已失联多时,请求指挥部组织搜救力量协助脱困。分局立即成立救援组,在全面评估杨乡村沿线汛情后,政委肖光带领救援力量快速前往杨乡村。

  此时,路面水深已达50厘米,水位还在缓慢上升。在向导的指引下,救援组涉水找到了两名村民和他们的8头耕牛,将村民和耕牛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您老两口别哭了,我是咱公安民警,有啥困难跟我说说,我帮你们解决!”8月7日5时许,榆树市公安局民警程艳飞刚从汛情严重的红星乡执勤卡点换岗下来,路过红星乡政府门口时,迎面遇到一对满是泪水的老夫妻。

  “家里有16万块钱,再不取出来就要泡水了!我们想回去……”

  “快,上车!我现在就帮你们想办法!”程艳飞火速驱车赶到老人家中。此时,水位已经没过了越野车的轮胎,程艳飞快速跳下车,按照老人的指引,找到了已经受潮的16万元现金。看着自己的血汗钱完好无损,老人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针对群众转移后,因担心家中财产受损造成的群众回流遇险问题,长春公安围绕相关进出路线,24小时坚守在75个“防回流”卡点,及时劝返群众,并热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累计劝返车辆5098台次、人员14914人次。

  巡查监测 消除隐患

  “警察同志,我家养殖场的黑熊丢了!”

  8月8日中午,青山乡长富村长山屯黑熊养殖场负责人急匆匆跑到青山派出所报警:“现在汛情严重,我就赶紧把黑熊转运到长富小学操场。没想到其中一只将铁链条拽掉跑出去了,黑熊危险性非常高,你们快帮我找找吧!”

  情况紧急,青山派出所立即将情况上报,民警迅速前往长富小学进行紧急处置,使用无人机全力捕捉黑熊踪迹。

  “找到了!黑熊还在学校里!”终于,经过仔细搜索,3架无人机在学校后面的玉米地捕捉到黑熊的身影,民警成功用麻醉枪将黑熊制伏。

  汛情发生后,长春市公安局选派精干力量,将1396名群众妥善安置到41个集中安置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随时处置群众求助类警情,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你们来了,我们的心就踏实了!”受灾群众纷纷表示。

  长春公安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刻无畏逆行,守堤岸、通管道、铲淤泥、清道路,及时了解群众所需,将生活物资送至群众手中。民辅警在开展巡逻救援的同时,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和水利、消防等部门,做好低洼村屯人员排查搜救、汛情水情监测等工作,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

  随着汛情最新变化,长春公安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加强社会面管控,围绕重点村屯、街道开展巡逻防控,帮助群众开展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用心用情 日夜坚守

  “乡亲们,洪水即将来袭,大家赶紧转移!”8月5日,榆树市公安局红星派出所所长史振军拄着双拐,带着民警逐户疏散被困群众。在村民眼中,史振军永远都是腰杆挺直。如今,他拄着双拐、满身泥泞地站在村民中间,看着他忙前忙后的身影,村民们十分心疼。

  从警17年,史振军始终奋战在服务群众、打击犯罪的最前沿。前不久,在一次抓捕行动中,史振军的脚摔骨折了,但他依然坚持到汛情严重的前线组织民警救灾。

  红星派出所民辅警与增援警力协同作战,将7个村的村民全部转移到安置点。转移完毕,史振军继续带着民辅警排查安全隐患,安排警力驻守。

  “多亏了小刘警官,要不然大水来了,可就遭殃了。”老人口中的小刘警官,就是榆树市公安局大岭派出所民警刘振兴。

  此次大岭镇临河村后六合屯受灾严重,刘振兴得知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被困,便立即来到老人家中,将老人一步步背到安全地点。自抢险救灾工作开展以来,刘振兴参与转移受灾群众近千人。

  8月5日,水位暴涨,二道区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梁哲华临危受命,与分局57名民警紧急驰援榆树市八号镇。梁哲华带领民警开展拉网式排查,转移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排查发现并消除因强降雨引发的安全隐患,做好河道巡查、堤坝加固、物资调配、转移避险等工作,第一时间将食品、生活物资送到被困群众手中。

  “这里要拉警戒线,不能让车辆和人员通过。”“提高防范意识,巡逻时发现险情要立刻上报!”梁哲华巡经周家屯时发现还有两户村民仍未撤离,询问后得知两家都是养殖大户,因饲养的200余头猪无法转移,所以不愿离开家。梁哲华立刻与村干部取得联系,紧急调用附近的拖拉机和车辆,帮助两户村民将猪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

  汛情如令,责任如山。长春市公安局民辅警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中,最大程度减轻了汛情对群众生活和全市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为百姓构筑起坚不可摧的“藏蓝堤坝”,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 公安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13号

吉ICP备11005983号-10网站标识码:2200000051

吉林省公安厅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发路806号 邮政编码:130051 TEL:0431-82098114 网站地图